最近,上下班的工友們都會看到,有一“神物”(俗稱天壺) 在觀光路的一側,質檢樓的旁邊橫空出世。遠觀看不到有任何支撐,似乎懸浮于天地之間,就像有魔力一樣,而水卻源源不斷地從壺中流出來。圍觀的人們不住地稱奇和贊嘆。那么,這個神奇的天壺到底是哪個能工巧匠設計的呢?
下面,請大家帶著這樣的疑問,和小編一起去尋找這個“天壺”的設計者吧。
說起這個天壺的創意和靈感來,還有一個小插曲呢。原來在前一段時間,咱們裕華機修廠廠長孫曉磊在一次外出的路上,看到這個天壺的景觀,感覺很好很神奇,就用手機拍了張照片,回來后和大家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準備利用機修廠的邊角料也弄一個這樣的天壺,美化廠區環境效果肯定不錯,大家紛紛表示贊同。于是,這個設計制作天壺的任務自然而然的就落到了機修廠的能人高計山師傅的身上。
高師傅是2010年進廠的老工人了,一直在機修廠從事鉚焊工作。他技術過硬,人很低調,屬于那種會干不會說類型的。一說話臉上先露出憨厚的笑容,小編問他一句他就說一句,不問他就不知道怎么說了,那么的樸實可愛。別看高師傅老實巴交的,但是在工作上可不含糊,他刻苦專研鉚焊技術,特別能吃苦耐勞,愛崗敬業,實打實的干工作,連續多年被公司評為先進工作者。
高師傅接到任務后,讓機修廠統計在電腦上把照片放大21倍,之后自己畫出草圖,計算角度、尺寸,把薄鋼板分成32個等份,進行焊接,拼成圓球狀。雖然壺嘴和壺把的角度和弧度有些不好弄,但是經過高師傅仔細的研究計算,做出來的形狀和照片上的完全一致。得到了孫廠長和同事們的稱贊與大力支持,大家齊心合力,發揮團隊的精神,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完成了這個天壺的制作。之后在地下安置一臺潛水泵,用一根鋼管把水送到壺嘴,同時起到支撐作用,但壺嘴與壺內是不相通的,用鋼板隔斷,水在壺嘴內下落回流,不僅有效減輕壺體重量,而且還巧妙地將地下的鋼管遮擋,所以遠觀幾乎看不到鋼管,給人一種“懸壺于世”的感覺。整個壺體直徑2米,寬3.5米,高2.2米,在地上放一個花盆做茶碗,再經過后期噴漆成紫砂顏色,整個天壺景觀就完成了。無論是遠觀還是近看,可以說是八面玲瓏,呈現360度無死角的典雅美,為廠區又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創意雖小,卻足見匠心。而且這個天壺寓意非常好,天壺諧音天福,即天賜鴻福,天佑裕華,創百年強企之意。同時也象征著裕華鋼鐵誠交天下,共贏未來的經營理念,歡迎國內國外客戶、同行來洽談業務,參觀考察,奉上香茗一盞,彰顯出深厚的企業文化和先進的環保理念。正是有了許多像孫曉磊廠長、高計山師傅這樣愛崗敬業的裕華人,心里時時裝著裕華、愛著裕華,他們立足崗位,無私奉獻,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為集團繁榮發展添磚加瓦,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