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目前鋼鐵市場行情低迷,原料漲價,鋼鐵微利時代已經來臨。一個企業如果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那么成本控制將成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成本控制一直以來是我們常抓不懈的工作,現在必須在原來基礎之上繼續壓縮成本。無論是從生產還是到經營,無論是從公司還是到分廠車間,現在已經掀起了降本增效的熱潮。一個企業的成本控制是企業的利潤之源,沒有了成本控制意味著沒有利潤,沒有利潤的企業是無法生存的。若想控制好成本,保生產體系穩定,保高爐順行是必要的前提。
鋼鐵企業,煉鐵成本占到整個生產鏈的80%以上,所以控制好煉鐵成本至關重要。鐵料成本我們重點關注返粉率,關注燒結的有效入爐量,避免浪費。根據原料價格和庫存量優化酸堿料的配比。燃料成本占整改加工成本的90%以上,控制好燃料成本等于控制好整個加工成本。那么控制好燃料成本就必須控制好焦比成本,而提煤比降焦比一直是我們提倡的措施,而不能只是“口號”喊喊就算了,必須落實到實際工作當中去,最終以指標數據說話。
市場行情差的時候,高爐煉鐵以性價比低的原燃料為主,原料品位低,燃料熱值低,這種原燃料最明顯的特點就是價格相對便宜,目的是降低成本。但降低成本的關鍵是保高爐順行,保證凈料入爐,卡好篩粉,必須把握好度,一旦鬧起爐況事故,損失要比吃一部分低價料影響的成本要多得多,甚至可能將前期所降低的成本化為零或者升高的更多。爐況不穩定,沒有產量,成本無從談起。
修舊利廢,變廢為寶一直是公司所提倡的,也是我們分廠所提倡的。修舊利廢不僅可以節約材料費用,還可以提高自己的技術能力,同時一經認可還能獲得公司和分廠獎勵,豈不是一舉三得。技術革新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只有不斷刻苦學習,提高自己技術水平,有大膽的創新想法,經過前期理論論證,才能實施。目前安全環保檢查頻次高,為了做好這項工作,設備改造,廠房密封,提前發現隱患,將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成了重中之重。這不僅為安全生產提供保證,而且生產生活環境得到改善,身心也愉悅健康。
說到節能降耗方面,無非就是水、電、氣,材料消耗等。我覺得節能只要做到不浪費就行,并不是該有的消耗為了節能降本而減少使用,最終造成設備損壞就得不償失了,這是兩個概念,必須要分清。因生產工藝需要水、電、氣不能不用,但可以采取相應節能措施。比如說出鐵時除塵打高速,不出鐵時除塵打低速,舉手之勞,至少可以降低1-2度電吧!高爐循環冷卻水,氣脫用水不能不用,也不能少用,高爐水關小了水壓低了可能燒套或燒冷卻壁,氣脫沒水了就不能正常做功了。氧氣、氮氣、煤氣可以用,但是不能浪費。煤氣有時壓力高需要放散,氧氣、氮氣不能到處跑氣,這和每個分廠每個車間的管理是分不開的。
加強員工培訓,提高員工綜合素養是不可缺少的手段。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認識是行動的動力。人們無論做什么事情,都是先有思想后有行動。有正確的思想,才有正確的行動,有積極的思想,才有積極的行動,有統一的思想,才有統一的行動。干部必須起到帶頭作用,事事帶頭,以身作則,公平公正,不能讓員工帶有情緒上班。人的潛能是無限的,一旦員工有了情緒,本來能省的材料費卻浪費的更多,積極性沒有調動起來,反而消極了很多。這就需要我們領導干部時刻關注員工,關愛員工,了解員工,讓員工感到大家庭的溫暖,讓員工積極主動為企業做貢獻,讓員工認識到我是企業的一分子,沒有企業的存在,我們就可能要失業,只有企業有了利潤,我們的收入才能有保障。
立足本崗位,想想自己能為企業做些什么,有付出才有回報。降本增效可不是隨便說說就能成功的,它需要我們大家付出實際行動,大到生產決策,小到節約一度電一滴水,每天下班前都要捫心自問,我們力所能及之處都做好了嗎?我今天過的充實嗎?相比昨天我進步了嗎?最后,讓我們奔著“穩產、優質、低耗”的目標,共同努力,使質量最優化,成本最低化。